在过去的两篇博文中,我们介绍了关于中国城市粮食、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农业的研讨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这篇博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湿货市场这一话题,因为它们处于食品生产和消费的交汇点,而湿货市场所经历的变化高度代表了中国农业食品体系的总体变化。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钟淑如博士发表了题为“湿货市场在中国可持续食品体系中的关键作用”的演讲。湿货市场占中国生鲜食品销售额的50%,低于十年前的70%。独立食品供应商经营菜市场,他们的主要优势是产品的新鲜度。中国的湿货市场在不同地区的规模和特点各不相同。例如,成都有很多菜市场,但北京的菜市场并不多,因为北京的监管更加严格。菜市场为人们提供新鲜和负担得起的食物,也支持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在中国仍然很普遍。在她的演讲中,钟博士询问了菜市场是否可以成为中国可持续食品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湿货市场的运作流程和分销渠道涉及许多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菜市场有自产自销区,可直接配送,大型仓库价格稳定。湿货市场还支持许多小餐馆,这些餐馆以比普通居民更高的价格从供应商那里购买食材。钟博士还指出,小规模、非标准化的湿货市场的存在和重要性,这些菜市场没有经过认证,无法进入正规渠道。这些市场通常出现在道路或街道上,是销售新鲜食品的重要渠道。
钟博士还指出,菜市场在发展和生存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和不确定性。一些挑战是外部的,例如电子商务的竞争压力、社区商店和超市的出现、年轻消费文化的变化以及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内部挑战包括缺乏创新和转型、市场真实性丧失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的老龄化。
特别是在疫情之后,湿货市场在政策体系中不是优先事项,往往会被取消,并被城市更新项目所取代。相反,城市政府追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而牺牲了小规模市场和民生。
然而,湿货市场不仅是购买食物的地方,也是文化和社交中心。它们代表了当地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例如,钟博士研究了云南的一个菜市场,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习惯和饮食习惯。湿货市场为居民提供了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场所,尤其是在廉租房区。市场促进了顾客和供应商之间以及邻居和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关系。通过这些市场,人们可以与他们的社区和根源建立联系,并欣赏不同文化和美食的美丽。
钟博士指出了湿货市场对中国城市景观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它们反映了中国发展转型的复杂现实及其矛盾和困境。必须重新考虑和重新评估湿货市场,考虑到其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Fund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ERC, MidWay, project 101041995).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are however those of the author(s) only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ose of the European Union or the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xecutive Agency. Neither the European Union nor the granting authority can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them.